(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周指数
一周要闻
理想发布 2023Q2 财报
2023Q2 财务数据
总营收 286.5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228%,环比增加 52%;汽车业务收入 279.7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230%,环比增加 53%;总毛利 62.4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232%,环比增加 63%;整体毛利率为 22%,去年同期为 22%,上一季度为 20%;单车毛利率 21%,较上一季度(20%)有所上升;销售成本为 224.2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227%,环比增加 50%;净利润 23.1 亿人民币,上一季度净利润 9.34 亿人民币;公司现金储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与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为 737.7 亿人民币,上一季度为 650 亿人民币;理想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 24.3 亿,环比增加 31%,占季度总营收的 8%;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23.1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74%,环比增加 40%。2023Q3 业务预期
预计车辆交付 100,000 至 103,000 辆,比 2022Q3 增长约 277% 至 288%;预计总收入在 323.3 亿人民币至 333 亿人民币之间,较 2022Q3 增长约 246% 至 257%。突破月销 3 万里程碑后,又瞄准 4 万
从第二季度的业务表现来看,理想汽车,已经成为中国⻋企中当之无愧的「一匹黑马」。
具体来看:
4 月,理想汽车交付量达到 25,681 辆,同比增长 5 倍左右。其中,L8 Air 在当月开启交付,而 L7 系列则迎来了首个交付月,并且在当月交付就已经过万。5 月,理想汽车交付达到新高度,为 28,277 辆,L7 交付再次过万。值得一提的是,当月理想汽车的营收突破 100 亿元,这也是理想汽车单月营收首次突破 100 亿。6 月,在理想 ONE 彻底退出市场、工厂产能小幅度提升的背景下,理想汽车的月交付量首次突破三万,达到了 32,575 辆,同比增长幅度为 150.1%。由此,理想汽车也成为了唯一一家月交付量超过 3 万的中国豪华品牌。除此之外,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在交付量的表现还有不少亮点。
比如说,以 31.98 万元到 45.98 万元的价格段,理想汽车不仅实现了每个月都突破 2.5 万的交付量,而且呈现出逐月递增的状态,并在 6 月份突破了 3 万的月交付量大关,从而成功实现了李想本人此前在上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的预期。
从整体来看,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 86,533 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 28,687 辆,同比增长了 201.6%——作为对比,在 Q2,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同比下降了 32.6%,而蔚来的的交付量则同比下降了 6.1%;甚至理想汽车一家的交付量,就超过了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总和。
这样的成绩,很难不让对手羡慕。
不仅如此,伴随这一成绩,理想汽车 2023 年上半年的交付量,也已经超越它在 2022 年的全年交付量。同时,这个销量成绩也远远超过了理想汽车在上季度财报中给出的交付量预期(76,000 到 81,000 辆)。
对此,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表示:
我们在 6 月份跨过了三万辆月交付的重要里程碑,二季度的交付量达到历史新高,且理想 L 系列的三款车型均在各自细分市场保持销量领先。这些成就巩固了理想汽车作为家庭首选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地位,也为 2023 年突破人民币 1,000 亿元的营业收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经公布的 7 月份销量数据中,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再创新高,达到了 34,134 辆,连续两个月突破 3 万,同比增长 227.5%——其中在 7 月 5 日,理想汽车还实现了累计突破 40 万的交付量。
这样的交付成绩,不仅仅在新势力品牌中独树一帜,放在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也是出类拔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表示,第三季度理想 L8 和理想 L9 的目标是每月过万辆,理想 L7 挑战 1.5 万辆月交付目标,并在今年四季度挑战 4 万辆的月交付目标。
另外,根据理想汽车在财报中给出的业绩指引,理想汽车预计在第三季度实现 10 万辆到 10.3 万辆的交付量目标,同比增长 277% 到 288.3%——考虑到 7 月的交付量已经出炉,这意味着,理想汽车已经准备好在接下来的 8 月和 9 月都维持 3 万辆以上的交付成绩。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想本人和理想汽车的自信。
快评: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今年上半年确实是飞速成长的一年。
这种成长,固然体现在产品体系、交付成绩和财务报表上,但更重要的是,理想汽车作为一家新势力车企,已经成功构建出了能够支撑它在商业运行层面正向循环的组织、流程和体系,而且这个组织、流程和体系本身,也在不断成长。
这也是理想汽车让整个行业刮目相看的地方。
实际上,「成长」已经成为理想汽车的核心企业标签。在财报中,李想本人也表示:作为成长驱动型企业,理想汽车将不断学习、训练和成长,持续打造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站在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此前在 0 到 1 的阶段,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一次成长,但这个过程是相对漫长的;而在 1 到 10 的阶段,理想汽车的成长节奏更加快速;而且在这个阶段下,通过「双能战略」,理想汽车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已经在布局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 1 到 10 阶段,理想汽车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今年实现千亿营收的规模——上半年,理想汽车的营收已经达到 474.4 亿元;关于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给出的营收预期是 323.3 亿元到 333 亿元。所以,按照当前的营收情况来看,千亿营收目标的实现,已经不再遥远。
当然,从更长远的周期来看,理想汽车还需要继续成长。
宝骏云朵正式发布
推出宝骏云朵,宝骏拿出了打造一款「史诗级」产品的决心。
8 月 10 日,宝骏云朵正式发布。
宝骏云朵共包括 5 个版本,分别是:
宝骏云朵 360 Plus,售价为 95,800 元;宝骏云朵 360 Pro,售价为 103,800 元;宝骏云朵 460 Pro,售价为 115,800 元;宝骏云朵 460 Max,售价为 123,800 元。同时,用户在 8 月 11 日到 9 月 30 日期间参与 1,000 元下订活动的话,还有赠送充电桩、金融贴息等权益。
此外,宝骏云朵还有一款搭载了大疆智能系统的 460 灵犀版,后续将择期单独上市,目前已经开启盲订。
相对同级别竞品,宝骏云朵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大,出人意料的大。
从车身尺寸上看,宝骏云朵的长宽高分别为 4,295 mm,1,850 mm,1,652 mm,轴距为 2,700 mm,在整体尺寸上就已经比竞品车型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尽管在外形尺寸上,宝骏云朵是一款标准的 A 级车,但进入其内部空间,我们发现真的一点也不像 A 级车。
经过我们实测(身高 1.8 m 的情况下 ),用户坐进前排之后,膝部大概还有一拳的空间,头部有一拳三指的空间;坐进后排之后,膝部大概还有三拳的空间(在前排座椅已经几乎移动到 B 柱位置的情况下)。
尤其夸张的是后备箱。在后排座椅调直的状态下,宝骏云朵后备箱可以放下 10 个 20 寸的后备箱,如果再进一步拿掉尾箱盖板,后备箱的容积则达到 600 L,可比肩中大型 SUV 尾箱的容积大小。
快评:
尽管一再强调宝骏云朵是一款「史诗级」产品,但周钘还是有很大的忧虑,他说:
的确,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不断会有新的热点来顶替旧的热点。不过,汽车作为一个使用周期尤其长的产品,足够高的销量其实就能为产品带来持续的流量。
根据官方数据,宝骏云朵自 7 月 28 日开启盲订以来,在 10 天时间内订单就已经突破了 10,000 台,其中 1,000 元大订占比超过 70%,一二线城市家庭用户占比超 80%。
从这一数据来看,宝骏云朵大有潜力将销量转化为流量,进而形成销量与流量之间的正反馈机制,促进销量和流量的不断上升。
但在中国新能源车市疯狂内卷的当下,销量和流量大家都在拼命抢夺,要保持住销量和流量何其艰难。
这不仅仅是一场对车型产品力是否足够强的考验,更是对车企的产能、渠道等各个方面综合能力的考验。
在 10 万级的新能源车市中,宝骏云朵此次「卷」在了前列,但还有更多、更艰难的挑战在前方等待着宝骏云朵。
特斯拉限时降价
特斯拉带来了一波新的购车福利。
具体来看:
——即日起到九月底,购买 Model 3 后轮驱动版可以享受 8,000 元购车补贴。
——即日起,Model Y 长续航版售价下调为 29.99 万元,高性能版售价下调为 34.99 万元。降幅为 1.4 万。
这波降价很有意思,马斯克之前放过狠话,说「特斯拉可以零利润卖车」,而且「继续降价是有可能的」,果然就兑现了。
不过,还要注意一个背景,那就是 Model 3 和 Model Y 改款版其实也不远了,售价是一个关键点。
快评:
从去年开始就一直陆续有传言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即将改款,作为一款上市超过 5 年的车,这个时间迎来大改款是一个合理的周期。考虑到这一因素,特斯拉此举降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改款即将发生这个信息的可信度。
不知道大家会更倾向于新款还是降价后的老款呢?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通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